原始版本: http://www.w3.org/Style/translating
翻譯: web practice
聲明:原始版本(英文版)是唯一的官方版本。中文(繁體)版本是根據W3C網站上的文件翻譯的,可能存在某些錯誤。翻譯不保證譯文完全準確。請您自己承擔風險。
(此頁面使用CSS樣式表)
如果你想要幫忙翻譯一個或是更多的頁面,請發郵件聯繫我們: 翻譯檔案郵件列表<w3c-translators@w3.org>.
你不一定要是一個專業的翻譯者,但是為了追求更高的質量,總體上來說,我們更想要翻譯成你的母語(以你的母語為翻譯語言)。 機器的翻譯的質量太低,請不要發送此類翻譯給我們。
大部分的翻譯都沒有在W3C網站上。假如你有一個可以存放你的翻譯的網站,我們可以簡單做一個鏈接。但是如果你願意,我們也可以把你的翻譯放到W3C自己的網站上。
我們比較喜歡穩定的鏈接,如果翻譯的位置是可能變動或完全消失的,把翻譯的文檔發送給我們可能會更好,如此以來我們就能把它放到W3C的網站上去。
原文和翻譯有同樣的頁面佈局會讓讀者瀏覽起來更加輕鬆。這就意味著翻譯要跟原文使用大體上一致的樣式表。有兩種解決的方法:
要鏈接w3.org網站上的原始樣式表,你就需要把相對的鏈接,如:
<link rel=stylesheet title="Gold + navbar" href="threepart-f.css"...
變成絕對鏈接,如:
<link rel=stylesheet title="Gold + navbar" href="http://www.w3.org/Style/threepart-f.css"...
樣式表裡的有些規定是跟語言相關的。特別是位於右邊目錄裡頂部,來自於樣式表的“本地鏈接” 。所以,如果做一個樣式表的位置拷貝,就請把這些詞的恰當翻譯插入到threepart.css文件中。
樣式插入規定如下:
div.map:lang(en):before {content: "Local links"}
“en” 的地方需要替換成你的語言的語言代碼(見下一節) ,文本就一定被翻譯成什麼語言。
如果是鏈接w3.org網站上的樣式表,請告訴我你要把在這些話翻譯成什麼語言,如此一來我就可以把它添加進本站的樣式表。
極少數情況下,相對於某些語言,可能還有其它的樣式規定需要改變。
網頁上所有的文本通常都標記了寫文章所用語言的名稱。對使用W3C樣式表的網頁來說,這個尤為重要,因為多多少少的樣式規定都是與語言相關的。
作為最低限度,在頁面頂部僅次於“文檔類型”行,應該有這樣一行:
<html lang="xy">
“xy”的地方必須替換成你的語言的 2字母語言代碼。如果沒有2字母代碼,就用3字母代碼替代。
翻譯的文本應該大致上要與原文有相同的標記(標籤),儘管有時候可能因為不同語言有不同的詞序而需要改變句子裡的標記。
下面的內容適用於你計劃在你的網頁上置放一個翻譯頁面(大多數翻譯者都是這樣做的)。
如果文檔的字符編碼指令不正確,文本可能無法正確顯示。字符編碼是字節匹配字母顯示的,如果瀏覽器讀不出正確的編碼,一些字母就不會顯示或是被其它字母替代顯示。雖然用戶能讓他的瀏覽器使用另一種不同的編碼,當然,最好是瀏覽器在第一次時就可以正確讀出編碼。一個文檔沒有正確指令的編碼是無效(見下文)的。
常用的字符編碼有:ASCII, ISO-8859-1, UTF-8 and Windows-1252,還有其它更多的。當你編寫一個文檔,一般都會在你電腦的本地編碼里或是在UTF-8裡編寫。
有2種方法讓瀏覽器知道文檔使用的是什麼編碼。最好的方法是只要瀏覽器讀取文檔,網絡服務器就直接告訴瀏覽器。如果你的網絡服務器配置正確,它已經在做那些了,你也不需要為你上傳的新文件再做什麼了。
你可以通過W3C標記驗證器的幫助在服務器上校驗一個文檔,從而檢查你的網絡服務器是否發送了正確的字符代碼。 如果編碼丟失或是編碼出錯,它會告訴你。
如果你的網絡服務器沒有發送正確的編碼,你又不能配置它,其它可行的方法就是表明文檔中的編碼。你可以在文檔的前面加上這樣一行來表明文檔編碼: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如果不是“utf-8 ”的編碼,就必須用文檔當前使用的編碼替換掉這個“utf-8 ”。
如需更多關於字符編碼的信息,見W3C國際化頁面的頁面的字符編碼。
大多數翻譯都跟原始頁面有相同的標記,僅僅內容不一樣而已,除了極少數的例外。但是當把英語文本翻譯成“bidi”(雙向指性)語言時,比如希伯來文或阿拉伯文,就需要額外的標記來說明它們哪些文本是從右到左讀取的,哪些是從左到右讀取的。
Richard Ishida在他的文章你需要知道的雙向指性語言的規則係統和內嵌標記 裡解釋了它是如何運作的。W3C的準則(仍在使用中): 第7節最佳實踐編寫HTML:處理從右到左的腳本。
W3C版權許可允許所有的人做翻譯,但是有條件的。簡單的說,只要你能在翻譯中清楚的表達原文的意思,只要你允許W3C再出版這個翻譯,你就可以做這個翻譯。 详细见5.7节知识产权问题 。詳細見5.7節 知識產權問題 。
應該用完整的網址鏈接原文,包括最後面的.html
(例如:不是 http://www.w3.org/foo
,而是http://www.w3.org/foo.html
)。見下面
語言協商機制裡的說明。
適用於W3C標誌的特別規定。需要記住的一件事情是要在SRC屬性裡使用原始的網址,像這樣:
<a href="http://www.w3.org/"><img alt="W3C" src="http://www.w3.org/Icons/w3c_home"></a>
多數情況下,W3C服務器是默認返回英文文檔的,只有當用戶通過點擊相應鏈接明確要求某種語言的情況下,才會提供被翻譯過的文檔。還有某些情況(有些例子),事情恰恰反:服務器默認返回用戶語言的文檔,並且只有當用戶明確點擊英文鏈接,才會顯示英文版本。
這種自動返回用戶首選的語言的程序被稱為“語言協商機制”,它是HTTP的功能之一。它運行的方式,至少在這個網站上是這樣的,除了各個單獨文檔的URLs,還有一個URL是表明著所有的翻譯 。在我們的案例中,網址是通過去掉擴展的.html
得到的:如果我們有一個英文文檔http://www.w3.org/foo.html
,通用的網址就是http://www.w3.org/foo
。
如果用戶點擊進一個鏈接到通用的網址,服務器服會查看用戶的首選語言(這是在HTTP的要求里傳達的)並對比提供的網址目錄。從而得到正確的文檔。
許多瀏覽器允許用戶設置自己的語言系統(你可以設置一種以上),但是默認語言仍是的瀏覽器本身的語言。
具體地說,這意味著如果你與英文版本建立了特殊鏈接,就需要把.html
添加在網址的最後面。
如上所述,大多數情況下W3C的服務器都提供英文文檔,即使是沒有.html
結尾的網址,但在某些情況下,語言協商機制是激活的,更短的網址會返回到翻譯文檔。